从营商环境到宜商环境——世行评估体系的新变化及启示
来源:尚浓智库(尚农智库)
|
作者:pmo07af53
|
发布时间: 2022-05-19
|
28914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年2月4日,世界银行发布了宜商环境评估体系的项目说明,引发全球关注。深入了解宜商环境评估体系的新内容,对于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总体框架的主要内容
(4)遵守税收法规的成本。此外,电子税务、信息公开、税务争议、减税措施等也会影响税务质量。
(1)税收法规的质量。主要包括四点:一是解决税收规定的清晰性,确定性的制度安排,绿色税收的实施。二是税收法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所得税、增值税及环境税等法规变动的频率。三是保存和归档税务记录的要求,难易度、灵活性。四是制定新税收法规的透明度,影响评估、意见征询。
(2)税务部门提供的服务,包括四方面:一是用于税务申报、支付和评估的电子系统,通信基础设施、在线服务的可用性和质量。二是基于风险的税务审计、核实。三是解决税务纠纷的程序、机构、机制、争端解决的效率。四是税务管理的透明度。年度报告、廉政机制、外部监督、未来战略等公共信息的透明度。
(3)税收负担与税制效率。涵盖两方面:一是总税收和缴款率(TTCR)。二是遵守税收法规的时间成本。申报缴税时间,获得退税时间和税务审计时间。
8.争端解决(Dispute Resolution)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商业纠纷都是常态。妥善解决这些纠纷则有利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增长,否则就会落入纠纷陷阱。因此需要坚实的法律规则和良好的司法体系,也还要充足的公共服务和信息化,电子化服务。
(1)商业争端解决法规、机制的质量。包括:一是法庭诉讼程序的法规、效率,相关规定的质量。诉讼的时间表、流程、法官及当事人的合规及责任。二是替代性争端解决的机制,如仲裁和调解的法规质量。特别是仲裁机制的灵活性,质量、低成本、公正性、时效性问题。调解机制也同等重要。
(2)商业诉讼中公共服务的充分性。包括两个指标:一是司法机构的质量。法官的专业化、司法的公正性、独立性、公开性、透明度、法律文本免费公开、判决公开等。二是法院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法院服务质量。还有应用人工智能解决争端等。
(3)解决商业争端的便利性。包括二个指标:一是司法障碍。如对司法公平性缺乏信任、法官专业知识不足,诉讼时间过长,成本偏高等。二是解决商业争端的时间和成本。初审法院的审判,立案、送达、临时措施、证词、审理判决等时间。上诉阶段的审判,上诉、复审、发布等执行判决,最终裁决、财产处置等。成本还包括律师费、法庭费,专家费和执行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