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的战略研究协作网络
尚浓智库 让智慧产生价值

构建具有真知灼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汇聚中心
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
为地方政府建设引得来、留得住、养得起的决策咨询机构
为客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科技计划慎言大项目
来源: | 作者:今尚农 | 发布时间: 2017-04-02 | 21352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些年来,我发现有一个趋势:科技计划项目越来越大。记得在“十五”以前,十几万元的科技项目还是比较多的。例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等等,当然更多的小的科技计划项目是省级项目。现在的科技计划项目金额都变大了,近百万元级的国家项目已经是小项目了,有些项目都是千万级、甚至上亿元。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发展了,财政有钱了,物价上涨了。但是我觉得存在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好大喜功。在其他领域,雄伟的政府办公楼、空旷的市政广场、盛大的赛事活动都有好大喜功思想的注脚。在科技领域,这种思想的表现相对隐蔽一些,却更值得警惕。

    有些人觉得项目设计的太小不会有社会影响力。为了重大科技突破,在有些省就设计了千万级的项目,国家则是上亿元的项目。实际上,有些大项目是原来小项目的打包,有很多个单位、很多个专家参与,对于具体的研究人员来讲,研究经费其实没有增加多少。这样的项目很难有大的成果。为此,有人就想采用工程管理的方式,来集中协同攻关。令人遗憾的是,不同单位之间的协作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人愿意承担管理的任务。从而现实来看,没有科学设计的大项目基本上都背离了雄心勃勃的初衷。

    去年,国家启动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改变大项目思维提供了机会。那么,科技计划项目的大小该怎么定呢?

    首先,要从科技问题的复杂程度上来考虑。有些科技问题是较为单纯的,有些是复合的。在技术层面就是单项技术与集成技术的关系。复杂的科技问题需要系统化协同创新,这就增加了管理的成本。鉴于我国管理效率较低,国家科技计划应更多地支持单一科技问题的创新活动,相对来说小项目更多一些。对于复合的科技问题,必须在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下,才可上马。其次,要看创新活动的实际需要。有些研究,例如数学、理论物理等等,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也就不用资助太多。第三,要考虑创新活动的期限。有些单一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较长的研究时间,有些则可能一两年内就能解决。对于一些重要的单一科技问题进行长期稳定支持已经是政策共识。由此,超过5年的连续小额资助也算作大项目了。第四,要看支持对象。现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就有很多支持企业的科技项目,而且是大项目。无偿资助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会带来不平等竞争。从道理上讲,除非是企业开展公益性研发或者国家购买服务性质的技术研发,政府不应当给予资助,因此也就谈不上大项目。如果是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企业也要发挥投入主体的作用,而不是申请国家资金的主体。

尚浓评论
将宣布紧急预算案 大幅减开支冻结救济金
智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