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的战略研究协作网络
尚浓智库 让智慧产生价值

构建具有真知灼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汇聚中心
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
为地方政府建设引得来、留得住、养得起的决策咨询机构
为客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尚浓报告 |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尚农智库(尚浓智库) | 作者:李建军 | 发布时间: 2018-09-15 | 2937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中国传统文化坚守、传承和创新。

保留传统中国的文化之根,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加以转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村乡文化产业。将原来单纯的种植产业,通过文创转型,发展成为包括种植、加工、休闲观光和文化创意在内的三产融合的村乡文化产业产业链。
——突出自身特色,做出产品个性。

以独具差异性的产品为载体,植入乡村文化,做精做强。将文化内涵体现在农产品或商品里面,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农产品和农产品产业文化,增强产品文化吸引力。

——讲好文化故事,用情感制造溢价。

文化故事往往会给产品本身带去更多具有特殊韵味的特质。通过很温暖、很人性化的语言,讲打动人心的文化故事,就会赋予农产品充分的文化情感,从而用情感制造溢价。



4.举办农事节庆活动

农事节庆是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村乡文化品牌的有效手段。要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宗旨,立足生态特色、乡村特色,依托文化资源和物产资源,按照不同产业和产品季节差异,农事节庆活动,形成一乡一节、一月一节、一品一节。

组织农事节庆要注重:

节庆项目科学定位。要在对地域经济和文化以及未来前景全面考察、研判的基础上科学定位节庆项目。

地方文化全面联姻。通过节庆活动,将当地的文化和经济要素与活动联姻。

旅游经济充分延伸:要聚集当地的土特产品,以多种形式,热情优质的服务使游客开心,有效地延伸地方旅游经济。

品牌形象高度区分。 注重节庆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提高其区分度,提以文化充实节庆的内核,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农事节庆品牌。

201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2018年起,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亿万农民有了新节日。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是星期天,而且连着中秋节,欢迎大家到乡村来望山看水忆乡愁,与农民兄弟一起共度丰收节,共享农家乐。
尚浓评论
将宣布紧急预算案 大幅减开支冻结救济金
智库报告
  • 尚浓洞见 | 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播

    2020-05-13

    152949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席卷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作出部署,各地快速反应,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笔者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调研了四川、湖南、江苏、山东、内蒙等部分地区的基层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主体,了解新型肺炎疫情对春节期间农产品生产及供应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困难,临近春耕备播,农时不等人,就此提出加强农产品供应保障和有序开展春耕备播的有效举措。

  • 尚浓报告 |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8-09-15

    293703

  • 2016年中国农业R&D支出分析

    2018-07-21

    169148

  • 发展“新六产”,振兴深度贫困乡村

    2018-06-24

    29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