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层面来看,农业发展有一个趋势,或者说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到智慧农业,这是大家可以看到的趋势。有人借用信息行业的语言说,农业有1.0、2.0、3.0、4.0版本,现在已经到了发展智慧农业(也就是农业4.0)的阶段。有些地方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正在积极地发展智慧农业。例如,山东德州已经建了超级大棚——连栋温室,在占地105亩地上投资了1.7亿元,这还被媒体冠以“新旧动能转换”的名头(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旧动能转换山东行的第八站走进德州”)。只要有点财务知识的人就知道,1.7亿元每年的财务成本不会低于900万元人民币。100亩土地上种植什么能卖出900万元呢?这还不包括运营成本!
实际上,我国农业的工业化并不充分。所谓农业的工业化,就是按照工业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生产的规模化,这些都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但是,我国以小农为主,土地的集体所有和个人占用阻碍了土地的集中。土地的细碎化、农户小规模经营造成了技术推广难、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都受到制约,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很低。实际上,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于农业的工业化程度低有关。
在农业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无异于缘木求鱼。国外的信息化农业、智慧农业都是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基础发展的。而我国所谓的智慧农业技术来源也主要是来源于荷兰、以色列等国家。有些人声称现代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绕过农业的工业化,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这些基于农业生产高度标准化的智能技术如何与中国60岁以上的农民对接呢?现在那些基于智能化设施的农业项目基本上都依靠政府的补贴而存活,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现代农业吗?
中国的农业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阶段,就应当老老实实推动农业工业化进程。企业要多研究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对农产品品质的精准控制,地域品牌的塑造等等。政府要降低土地流转费用、推动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培养农业工人。国外的农业4.0也是在探索,具体的技术方向仍不明朗。特别是,国外的技术路线是基于自己农业的现实条件确定的,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农产品价格、财政补贴、规模化程度、资源禀赋等等都会影响技术变迁的路径。看到国外现代农业的先进,不能简单地引进技术,而要升级整个产业系统。因此,政府和工商资本需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被农业
2022-05-19
349292
2022年2月4日,世界银行发布了宜商环境评估体系的项目说明,引发全球关注。深入了解宜商环境评估体系的新内容,对于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总体框架的主要内容
2020-03-13
132863
美国股市暴跌后所作出了哪些应对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是压死美国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10-11
230560
我们所说的创新,是21世纪创新;我们所说的21世纪创新,是第四范式的创新。
2019-01-01
185488
尚农评论 | “颠覆”常识的产业经济学创新 —— 略论《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
2018-10-29
179024
2020-05-13
152650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席卷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作出部署,各地快速反应,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笔者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调研了四川、湖南、江苏、山东、内蒙等部分地区的基层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主体,了解新型肺炎疫情对春节期间农产品生产及供应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困难,临近春耕备播,农时不等人,就此提出加强农产品供应保障和有序开展春耕备播的有效举措。
2018-09-15
293171
2018-07-21
168717
2018-06-24
292126
2018-06-08
122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