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成立
1、政策鼓励智库发展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鼓励智库发展。
2、社会需要智力支持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产生了大量的政策咨询需求;二是产业升级、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转型需要专业化的智力支持;三是公共组织大量涌现,自身需要智力支持。
3、缺乏有效率的、中立的智库平台
现在的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行政化的大学、科研机构,效率不高;其次,大量的协会、咨询企业过于重视盈利,不能提供独立的客观的咨询意见;第三,理念多、观点多,缺少专业的解决方案。
4、知识型劳动者的世纪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21世纪是知识型劳动者的世纪。知识型劳动者需要自我管理,需要新型的工作平台。
2 为什么能够成立
1、我们珍视智慧
大家希望自己的知识、理念、方法和能力得到认可、得到应用。是不具有功利性的自我意识的体现。珍视自己的智慧,也尊重他人的智慧。
2、我们多才多艺
大家既可以从事学术研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既可以从事行政工作,也可以提供政策咨询;既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也可以从事创业服务。为智库工作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相互促进。
3、我们有合作精神
愿意分享自己知识、理念、方法,也希望在智库获得知识、理念和方法;愿意把推动智库的发展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
4、我们期待价值实现
在这里既有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有商业价值的实现。
3 智库的构成
智库由三部分组成。
1、智库专家。是智库的智力核心,体现智库的智力水平。由学术委员会发展成员、组织活动。
2、智库理事。是智库的资源核心,体现智库的资源整合能力。由秘书处负责发展成员、组织活动。
3、智库学会。是智库的后备力量,体现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4 智库的运作方式
三个层面:
1、公益性活动。一是由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课题研究、公益性讲座等;二是由智库学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经费通过理事赞助、申请课题、智库管理费等渠道保证。
2、非营利活动。以智力劳动开展的对外咨询服务活动。
3、品牌运营。引进商业运作团队、战略投资进行商业化经营。
尚农智库总裁是智库运营的官员。
5 目标和价值观
使命:智慧产生价值,推动管理变革。
愿景:把智库打造成为政、产、学、研管理思想交流的知名平台,成为声誉卓著的公共管理及商业管理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成为中国管理变革的引领者和重要的推动力量。
价值观:诚信、理性、专业、协作、分享
6 成为智库成员
1、志同道合
成立智库不是为了与别人竞争,而是为了让我们的智慧实现价值。
志同道合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学术上的流派,形成组织的文化。
2、为智库作贡献
除了组织大的活动、为智库提供资源外,要从小处做起。知行合一。
一是向朋友介绍智库理念、活动;
二是让亲朋好友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三是邀请朋友成为尚农智库学会会员;
四是写评论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刊发(年底结集出版);
五是积极要求在智库担任职务。
四月是一个孕育着生机与希望的时节。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法国思想家傅立叶、德国哲学家康德、共产主义革命导师列宁等伟人都出生在四月。
我们虽然不是伟人,但是,我们希望在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上百年,我们的理念会被传承,而今天——4月22日,能够作为尚农智库的成立日被永远铭记。
尚浓智库 |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承办省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
2021-07-28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由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安徽省村镇建设学会理事长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尚浓动态 |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组织开展“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乐山市市中区预赛”
2021-07-25
乐山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乐山市市中区预赛”,倡导乡村文化主题的创意设计,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美化乡村人文环境,提升产业价值空间,为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1-07-22
2021年7月19日,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昆山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总预选赛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尚浓动态 | 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和总预选赛会址选定
2021-07-13
2021年07月4—8日,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龙文军、张莹、袁学国等先后赴江苏省昆山市、青岛西海岸新区实地考察举办场地和相关设施,就赛事活动安排分别与昆山市农业农村局、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进行了座谈交流。
2021-06-27
2021年6月27日上午,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会议在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召开,研究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组织工作。
政策速递 | 六部委共同出台文件 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2017-10-29
2017-10-26
2017-10-2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