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的战略研究协作网络
尚浓智库 让智慧产生价值

构建具有真知灼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汇聚中心
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
为地方政府建设引得来、留得住、养得起的决策咨询机构
为客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第七期尚浓资政厅:乡村生态振兴的新理念
来源:尚农智库(尚浓智库) | 作者:袁斐 | 发布时间: 2018-12-11 | 16942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12月9日,第七期尚浓资政厅之乡村生态振兴的新理念在裕龙国际酒店举行。本次活动由尚农智库光合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21世纪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


2018年12月9日,第七期尚浓资政厅之乡村生态振兴的新理念在裕龙国际酒店举行。本次活动由尚农智库光合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21世纪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尚农智库等机构的专家和部分企业的领导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尚农智库秘书长袁学国研究员主持。



生态环境部政策研究中心处长俞海研究员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突出短板、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建全整治长效机制),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20年行动总目标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指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两治指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减指减少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量,四提升指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高明杰副研究员认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市场需求、资源要素和社会关系三方面,资源要素从社会投入-产出关系来看:财政投入(持续性差)、金融支持(缺乏载体)、自筹投入(没能力)、社会资本(积极性差)。从社会关系看: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利益需求不一致,政府从民生的角度考虑,企业从利益最大化考虑,居民从便利的角度考虑。依托政府资金建设的项目不等于运营很好。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农产品方面(消费者质量意识整体不强,信任渠道不同),从景观角度看(附近的农民和城市居民投入产出比很低,市场化运营难度大),从外观效应看(生态补偿机制和渠道欠缺)。



上海牧溢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曹卫球认为:在乡村振兴的问题上,出发点是从企业投资者角度:人与自然的共享。人的行为破坏了乡村环境,废弃物的排放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人”的问题从人本出发,农村居民和企业对幸福的追求不能因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降低,幸福感和美好生活是一个复杂而简单的问题,复杂在于每个人追求不同,简单在于人是社会人,对文明和道德的追求比较统一。根源是一种工业化的模式。农业是在学习工业化的流程。污染增高环境保护的成本,经济下行、失业率进一步拉低自然环境的情况下,会拉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生态振兴需要一个创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除了人和自然关系,还有人与人的关系。在旧思维点和新思维点之间和谐共处,对供给侧改革非常关键。乡村的生态振兴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城乡之间相互融合,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都是乡村生态振兴经济可借鉴的对象,共同点最终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链,在中间寻求平衡,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农业保护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提供安全的、高效的绿色食品通道,这样才能降低对自然的索取。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孔祥斌教授认为:对乡村生态出现的问题,一个是生态振兴的重点,一个是生态的保护,一些地方尽量不去动他,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循环、协调共生的生产方式要保护。一些古老的乡村要保留住,保护住。第二个就是生态宜居的基础设施的供给。建设出现闲置的问题,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第三个问题是生态的修复。一是要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土地制度造成分割的前提下,社会资本大规模投入到乡村还是不现实,财政转移支付,生态的补偿支付等等。二是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政府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制造完善农产品监管制度,发展都市农业等等,在边远山区发展特优农产品,基于民族特色的一些产业。三是让城乡互动。留在乡村的主体没有乡村振兴的意识,让城里的有志之士流向农村;对于资本,资本要下乡。实现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介入一带一路;二是土地制度的创新;三是平台的建设。坚持共荣共享共生共治原则,建立消费者和乡村农产品的供给者之间的平台。



与会专家、政府和产业代表还就“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在乡村生态振兴中肩负的责任”,“如何将新的生态理念贯彻到乡村振兴中去”,“乡村生态振兴催生的新业态”等问题参加研讨。科学技术部农村中心卢兵友处长,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社长王强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赵俊辉副书记、高雷副研究员、资源与区划研究所范丙全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孔凡晶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吴成亮教授,中储粮南京粮油质监中心袁华山主任、尚农智库副总裁陶劲松、杨瑞峰等参见了研讨。

现场研讨场景



原文链接
智库动态
  • 尚浓会议 | 尚浓智库共建协作网络成立

    2020-01-05

    2020年1月5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构建面向区域特别是县域发展的战略研究与咨询协作网络,以高端智库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18家协作单位齐聚北京召开尚浓智库共建会议。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余健、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费洪平、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谭向勇、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光连等出席会议。尚浓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吴敬学研究员主持了第一阶段会议。

  • 尚浓动态 | 张来武在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上的发言

    2019-12-30

    2019年12月15日,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湖北经济学院主办,财经高等研究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会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正式成立。来自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展开研讨。以下为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张来武在会议上的发言,已经过本人审定。

  • 尚浓动态 |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与尚浓智库达成共建合作

    2019-12-25

    12月24日,尚浓智库秘书长袁学国研究员率队到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沟通联合建设智库事宜。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光连,党组成员、副主任曹四发,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志强,办公室主任葛继新,调研综合处博士王丽红,办公室副主任刘雯参加座谈。尚浓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吴敬学,尚浓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陈永红,尚浓智库副秘书长、研究员黄斌,尚浓智库项目总监余荣军参加。

  • 尚浓动态 | 共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019-12-17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讨会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下好、下活,真正走出创新发展之路展开全面研讨。

  • 尚浓动态 | 尚浓智库袁学国研究员论文获奖

    2019-12-16

    2019年12月12—13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创刊20周年纪念会暨农业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湖北大厦召开。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梅旭荣研究员、科技部农村中心邓小明主任等出席会议,并邀请11个农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专题报告。

尚浓咨询
全球1**月**日乙烯收盘价格涨跌不一
股票指数-计算
将宣布紧急预算案 大幅减开支冻结救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