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的战略研究协作网络
尚浓智库 让智慧产生价值

构建具有真知灼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汇聚中心
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
为地方政府建设引得来、留得住、养得起的决策咨询机构
为客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第七期尚浓资政厅:乡村生态振兴的新理念
来源:尚农智库(尚浓智库) | 作者:袁斐 | 发布时间: 2018-12-11 | 16944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12月9日,第七期尚浓资政厅之乡村生态振兴的新理念在裕龙国际酒店举行。本次活动由尚农智库光合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21世纪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


2018年12月9日,第七期尚浓资政厅之乡村生态振兴的新理念在裕龙国际酒店举行。本次活动由尚农智库光合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21世纪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尚农智库等机构的专家和部分企业的领导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尚农智库秘书长袁学国研究员主持。



生态环境部政策研究中心处长俞海研究员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突出短板、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建全整治长效机制),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20年行动总目标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指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两治指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减指减少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量,四提升指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高明杰副研究员认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市场需求、资源要素和社会关系三方面,资源要素从社会投入-产出关系来看:财政投入(持续性差)、金融支持(缺乏载体)、自筹投入(没能力)、社会资本(积极性差)。从社会关系看: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利益需求不一致,政府从民生的角度考虑,企业从利益最大化考虑,居民从便利的角度考虑。依托政府资金建设的项目不等于运营很好。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农产品方面(消费者质量意识整体不强,信任渠道不同),从景观角度看(附近的农民和城市居民投入产出比很低,市场化运营难度大),从外观效应看(生态补偿机制和渠道欠缺)。



上海牧溢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曹卫球认为:在乡村振兴的问题上,出发点是从企业投资者角度:人与自然的共享。人的行为破坏了乡村环境,废弃物的排放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人”的问题从人本出发,农村居民和企业对幸福的追求不能因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降低,幸福感和美好生活是一个复杂而简单的问题,复杂在于每个人追求不同,简单在于人是社会人,对文明和道德的追求比较统一。根源是一种工业化的模式。农业是在学习工业化的流程。污染增高环境保护的成本,经济下行、失业率进一步拉低自然环境的情况下,会拉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生态振兴需要一个创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除了人和自然关系,还有人与人的关系。在旧思维点和新思维点之间和谐共处,对供给侧改革非常关键。乡村的生态振兴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城乡之间相互融合,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都是乡村生态振兴经济可借鉴的对象,共同点最终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链,在中间寻求平衡,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农业保护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提供安全的、高效的绿色食品通道,这样才能降低对自然的索取。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孔祥斌教授认为:对乡村生态出现的问题,一个是生态振兴的重点,一个是生态的保护,一些地方尽量不去动他,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循环、协调共生的生产方式要保护。一些古老的乡村要保留住,保护住。第二个就是生态宜居的基础设施的供给。建设出现闲置的问题,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第三个问题是生态的修复。一是要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土地制度造成分割的前提下,社会资本大规模投入到乡村还是不现实,财政转移支付,生态的补偿支付等等。二是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政府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制造完善农产品监管制度,发展都市农业等等,在边远山区发展特优农产品,基于民族特色的一些产业。三是让城乡互动。留在乡村的主体没有乡村振兴的意识,让城里的有志之士流向农村;对于资本,资本要下乡。实现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介入一带一路;二是土地制度的创新;三是平台的建设。坚持共荣共享共生共治原则,建立消费者和乡村农产品的供给者之间的平台。



与会专家、政府和产业代表还就“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在乡村生态振兴中肩负的责任”,“如何将新的生态理念贯彻到乡村振兴中去”,“乡村生态振兴催生的新业态”等问题参加研讨。科学技术部农村中心卢兵友处长,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社长王强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赵俊辉副书记、高雷副研究员、资源与区划研究所范丙全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孔凡晶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吴成亮教授,中储粮南京粮油质监中心袁华山主任、尚农智库副总裁陶劲松、杨瑞峰等参见了研讨。

现场研讨场景



原文链接
智库动态
  • 尚浓动态 | 袁学国秘书长应邀出席“成渝双城记.科技创未来” 创新人才沙龙活动

    2020-08-04

    2020年07月29日,尚浓智库秘书长、珠海(横琴)食品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袁学国研究员应邀出席首届“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创新人才沙龙活动,并作《面向产业发展构建创新生态》的主旨演讲。

  • 政策速递 |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2020-07-13

    2020年,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政策速递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0-07-02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深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是科学配置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支撑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联盟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联盟围绕农业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需求高质量发展和规范化运行,现提出以下意见。

  • 政策速递 | 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发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

    2020-06-09

    为全面反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成效,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两年来,《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 政策速递 | 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

    2020-05-14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

尚浓咨询
全球1**月**日乙烯收盘价格涨跌不一
股票指数-计算
将宣布紧急预算案 大幅减开支冻结救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