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的战略研究协作网络
尚浓智库 让智慧产生价值

构建具有真知灼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汇聚中心
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
为地方政府建设引得来、留得住、养得起的决策咨询机构
为客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活动通讯 | 六次产业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来源:尚农智库(尚浓智库) | 作者:袁斐 | 发布时间: 2018-08-06 | 2359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六次产业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新书发布会于2018年8月5日在北京职工之家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学术机构,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农高区等政府部门,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行政和企业管理人员40多人参加了会议。
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主办,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尚农智库(尚浓智库)承办,寿光鲁盛集团协办的六次产业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新书发布会于2018年8月5日在北京职工之家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学术机构,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农高区等政府部门,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行政和企业管理人员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研讨环节由科技部农村司原副巡视员胡京华主持,新书发布环节由尚农智库秘书长袁学国研究员主持。

会议首先由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一级教授张来武做主旨发言。张教授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际上就是要发展第六产业。谈到六次产业,很多人认为来源于日本。但是日本的六次产业化只是一产的接二连三,是一二三产业的简单相加,不是有机地融合。真正的产业融合是要产生新的价值,也就是价值的二次创造,要用数据产业(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第五产业)对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形成第六产业。六次产业理论不仅是工业化的经济学,也是信息化、知识化带来的创新时代的经济学。这样的经济学不仅尊重在工业经济、农业经济领域里的分工和竞争的规律,更尊重互联网带来的产业融合、分享经济的规律。第四产业即“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获取并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产业,是把数据作为直接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的产业。“‘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它更多强调的是融合,而不仅仅是一个‘拼盘’的概念。‘互联网⊕’通常是极其复杂的运算形式的融合。”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教授认为:当前的乡村振兴的确是我们国家未来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五句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村文明、生活富裕,按照传统的产业理论的指导下,要实现这五方面的共同协同发展有很大的难度,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对现代的传统产业的深化、升级改造,才能够支撑更长远的乡村振兴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各地要因地制宜的探索一条第六产业的实现路径,最终对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非常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九林研究员认为:从第四产业到第六产业,涉及到第六产业很多融合的问题。第六产业最重要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数据,如果没有数据,这些数据上不了互联网就没法做。乡村振兴也是这个问题,没有数据到哪里都行不通,没有数据就无法融合。所以要实现第六产业这个思路,做到真正的融合,数据的问题如何解决至关重要。

北京工商大学书记谭向勇教授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除了乡村振兴的概念,中国的重点应该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发展起来。如果县域经济能够达到欧洲的水平,中国才真正实现现代化,否则的话只是几个点上现代化,某个行业,某个单县的现代化,真正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化还差得很远。六次产业这个理论方法,对下一个阶段中国的乡村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很好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方言研究员认为:一是从理论上,让信息化、产业化的延伸使农业产业突破。回顾2004年到现在,我们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业产业的政策,一共是17个产业政策全部是鼓励生产的,现在我国的农业进入高成本补贴的时代,我国的农民数量大,所以造成了想从一产破解农民增收的问题遇到了很大的瓶颈。由三产的划分到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到农民最根本的、最基础的本身的职能,还是提供人类必需的解决温饱的问题。二是信息化带来了产业革命。信息化毕竟是轻资产行业,而农业是重资产行业,它和服务业不一样,轻资产和轻资产的搭建非常的容易,比如说银行、物流、贸易,当然物流业需要有物质基础,比如说路一定要修好。对于农业这种重资产行业,怎么搭建信息化?要素投入使得收入降低,但是作为中国来讲,我认为信息化的问题,包括大数据的应用还要盯住基础产业,比如说育种。怎样通过大数据的筛选,把最有潜力的种子资源挑出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规划办主任王济民研究员认为:一是信息量很大。有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大数据、区块链的事情,同样还有理论的问题,涉及到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还谈到了生产函数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现实、理论、方法的问题,信息量非常大。二是启发性很强。今天谈到了涉及到平台的问题、创意的问题、创新的问题,从世界上来看,也在讨论三产划分不合理,所以必须继续细分下去。三是六次产业将来的发展潜力很大,无论从理论、方法、实践来讲都非常有意义。

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原副主任、巡视员申占华认为:六次产业这个理论具有创新性,当然还在研究,还在完善,更重要的是还要回归于实践,来源于实践还要回归于实践。从实践调研的情况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确实是一个宏大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但是真正做好也不容易,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可以选几个不同的地区作为样板间通过实践的探索和摸索形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形成新模式,再复制,在的广大乡村推广,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历史的贡献者、创新者。

新书发布环节
尚农智库秘书长袁学国研究员介绍,《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是在张来武教授指导下,尚农智库及课题组应用六次产业划分理论,是对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的一次尝试。我国农村信息化经历了技术手段替代到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演变,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尚农智库专家王仕涛介绍了《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第四产业理论的概述。第二章:农村信息化的起步和突破。第三章:农村第四产业的兴起。第四章:农村第四产业的展望。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韩福军处长点评:通过参加6月27号李克强总理召开常务会议,听取了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报告,提出了要把互联网作为新的创新创业平台,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工具。事实上,这就是第四产业目前在一二三产融合和发展六次产业的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本书从学术上第一次完整的建立了六次产业理论框架,在学术上是最大最突出的贡献。另外,在信息革命的前提下,特别是搞乡村振兴,这个理论对目前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亚投行司库专家、中央财经大学袁东教授点评:在亚投行筹建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非常重视传统的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以及数字型、信息化基础设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鸿沟,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大,如果数字鸿沟填平了,我们国家就有经验可谈,可以弯道超车。基础设施可以宽泛的理解,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所以,六次产业理论也可以指导“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链接:中国科技网1
相关链接:中国科技网2
智库动态
尚浓咨询
全球1**月**日乙烯收盘价格涨跌不一
股票指数-计算
将宣布紧急预算案 大幅减开支冻结救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