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徐璋勇教授作了题为《缓解乡村振兴中融资困境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提出,乡村振兴中融资约束是一个无解的现实问题。进一步,他结合理论思考和现实案例分析,提出缓解融资困境的六点思考:需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融资渠道;发挥金融机构的合力效应,科学界定其作用边界;遵循资本运动规律,增强社会资本投入动力;多方联动,创新信贷模式;整合金融资源,提高资金效率;遵循契约精神,优化信用环境。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贺立龙教授作了题为《涓滴效应与脱贫农户内生发展动力》的主旨报告。他基于对脱贫农户内生发展动力的测度,从个体脱贫、政策帮扶、区域发展效应三方面进行脱贫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影响因素与实现条件的实证考察,探寻脱贫农户内生发展动力激发的机制与对策。他发现,建档立卡农户摆脱贫困之后内生发展动力有所提升;相比“摘帽不摘政策”贫困县,非贫困县的建档立卡农户在脱贫后内生发展动力更强。农户脱贫发展呈现一定的“先富带后富”的涓滴效应,但其实现在个体脱贫与地区发展水平两个层面存在门槛。涓滴效应的发挥与基建和产业两个渠道密切相关,并受到医疗、教育和普惠金融等公共服务及民生福祉政策的影响。该阶段由西北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卫玲教授主持。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华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教授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徐璋勇教授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贺立龙教授

西北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卫玲教授主持主论坛2第一阶段
在主论坛2第二阶段的主旨报告中,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苏芳教授作了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下脱贫农户生计提升研究》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是陕南秦巴山区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政府公共政策由“贫困治理”向“返贫治理”转型的现实需求,她将生计与风险、贫困进行了整合,剖析了贫困户致贫机理与返贫风险类型,评估了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性,构建了“(防)风险-(强)生计-(脱)贫困”稳定脱贫的系统分析框架,并从资本、策略以及环境等角度提出了多维、长效、差异化的生计干预策略。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丰华教授作了题为《东西部协作的理论阐释与绩效评估》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东西部协作形成了组织领导、结对帮扶、精准聚焦和考核评价等四大机制。携手奔小康是脱贫攻坚阶段开展的东西部协作的新探索,利用2013—2020年间中国976个县级市的面板数据,以“携手奔小康”行动开始实施作为外生冲击事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发现东西部协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资金支援效应、产业升级效应这两条路径实现了“先富”帮“后富”。面向新发展阶段,需要将其升级为“携手促振兴”行动,兑现东西部协作带动西部县域经济的最大潜能,并寻找“反哺”东部县的机制;提高财政支持精度、提升产业合作准度、提升人才交流激励力度;依据县域差异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展开东西部协作。
政策速递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0-05-14
48679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工作。
政策速递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0-05-10
310135
为贯彻落实文件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并制定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
政策速递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2020-04-11
282097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020-05-14
196747
2019年,农业农村部遴选确定了24个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并结集出版推介,供广大农民合作社学习借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突出抓好和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部署,发挥好典型案例对农民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效应,现征集第二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0-03-14
271634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就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相关重点工作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