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教授作了题为《提高脱贫地区扶贫资产价值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扶贫项目资产底数基本摸清,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基本形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是: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中的收益率问题,扶贫项目资产联农带农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扶贫项目资产带动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扶贫项目资产带动方式比较单一,扶贫项目资产带动效果不够明显。未来三年,是继续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的关键时间:要完善政策体系,合理估算项目资产收益率,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产带贫减贫机制,依托扶贫项目资产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户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引入市场化管理方式,并合理确定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研究员作了题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提出,西部地区“三农”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是全面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西部乡村振兴的进程和成色,决定全国整体乡村振兴的进程和成色。他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解决好城乡、区域和农民群体之间在生计和福利上的差别,从而助推实现共同富裕的这个维度的“中国式现代化”。他指出,在刚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本质是提升生计和福利水平,提高收入要靠发展产业(提升转移就业、财产和转移性收入水平),西部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重视“四大转变”,尊重产业发展“六大规律”,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都越来越依循“规模经济逻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原副所长聂凤英研究员作了题为《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新机遇新挑战》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帮扶产业发展总体形势是:帮扶产业初具形态,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主导产业逐步明确,新型经营主体增量明显;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可持续益贫能力仍需巩固。但是,帮扶产业发展仍面临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自然风险等三重风险,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破解帮扶产业现存风险的五点建议: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打造高效产业供应链;巩固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终端产品附加值;构建联农带农多重机制,保障增收机制可持续;优化产业帮扶服务体系,确保帮扶政策点对点;建立灾害与风险预警机制,推动农业保险产生实效。该阶段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
尚浓动态 | 袁学国秘书长应邀出席“成渝双城记.科技创未来” 创新人才沙龙活动
2020-08-04
386684
2020年07月29日,尚浓智库秘书长、珠海(横琴)食品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袁学国研究员应邀出席首届“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创新人才沙龙活动,并作《面向产业发展构建创新生态》的主旨演讲。
政策速递 |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2020-07-13
443338
2020年,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政策速递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0-07-02
773090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深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是科学配置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支撑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联盟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联盟围绕农业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需求高质量发展和规范化运行,现提出以下意见。
政策速递 | 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发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
2020-06-09
556138
为全面反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成效,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两年来,《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政策速递 | 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
2020-05-14
144772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